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吴敏、吴杰)新华社记者19日通过与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海事卫星连线日起,医疗分队在太子港全面展开防疫工作,在灾民居住集中地区喷洒消毒剂,并开展卫生宣教工作。
在门前的广场上,聚集了数千人。医疗分队到达这里时,很多人好奇地围观过来。当7名医疗队员在瞬间把新型救援帐篷从收缩状态撑开为40平方米时,人群中发出一阵赞叹声。随后,“中国人民帮助您”的大横幅被悬挂在医疗帐篷侧面,这条红白相间的大标语特意使用了中文、法文对照,格外引人注目。数百名伤员很快聚集到帐篷附近。医疗队员迅速分组展开工作。
据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长侯世科介绍,医疗队员们在诊治伤员的同时,发放法语印制的“灾后卫生防疫十项注意”宣传单,同时通过扩音喇叭宣讲卫生防病知识。
与此同时,医疗队员杨轶和封耀辉背起几十斤重的消毒喷雾装置,开始在灾民聚集区开展防疫工作,改善当地卫生环境。虽然语言不通,但人们用手势比划着向中方医疗队员表示感谢。封耀辉说:“有的老人闻到消毒水的气味,就拿着简单的容器找到我,用手势比划着,让我给他一点消毒水。”。
当地天气十分炎热,加之尸体掩埋不够及时,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救援队员每次出去搜救和开展医疗工作,都由防暴队员持枪警戒。为了保证救援队和维和队员自身健康,医疗队员每天都要为大家严格消毒。
“从双手到鞋子,从挖掘工具到车辆轮胎,都严格消毒。”正在营区内喷洒消毒药品的医疗队防疫专家曹力说。
新华社太子港1月19日电(记者王沛 党琦)在中国赴海地国际救援队中,有一支15人组成的医疗分队,他们每天活跃在抗震救灾一线,为海地灾民和救灾官兵提供广泛的医疗救助。
曹力是医疗队4名女战士之一,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曹姐”。
“来海地的时候特别紧急,我们女队员连生活用品都来不及带就上飞机了,就穿了一身衣服。你看我这裤腰多肥,我还是头一次穿43的裤子呢,”曹力打趣说。因为来得匆忙,她们只有一套肥大的救援服可供更换。
虽然个人物品一样都没带,但是医疗救助所需的各类设备、物资可是样样不落。一到海地,他们立即投入工作。每天的营救现场都活跃着队员们忙碌的身影。“我们(救援队)都是这样,(紧急出发执行任务)对我们来说不是困难。”?
医疗队的工作之一是为中方搜救工作提供医疗保障。在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总部大楼废墟挖掘现场,搜救队奋战几十个小时,终于找到中方遇难者的遗体,整个过程中医疗队一直在旁守候。
“从挖到第一只中方遇难人员皮鞋,到402会议室定位成功,搜救工作的每个进程都牵动着在场所有救援人员的心,”谈起当时的情景,曹力的心情依然难以平静。
海地时间16日凌晨3时30分,第一具中方人员遗体被找到。曹力和她的同事对遗体进行了防疫消毒、提供了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实施了防疫防护措施。随后,他们坐着救护车护送遇难者遗体回到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营地。
“救护车缓慢地驶入营区,所有的官兵已列队等候在门口,敬礼、呼唤着他们的好战友、好领导回家,”曹力回忆道。
第一具遗体安置完不久,第二具遗体找到的消息传来,医疗队再次赶回现场。就这样,医疗队队员来回几趟,对每一位遇难同胞的遗体进行防疫处理并护送回营。最后一趟回到营地时,他们已经连续5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
除了为搜救工作提供医疗保障外,医疗队还多次在海地、总理府等地设立营救点,向海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
“在救治现场,大量的伤员蜂拥而至,严重的身体创伤和感染触目惊心,但更令我感到震惊的是灾民茫然的眼神和麻木的表情”,虽然无数次救死扶伤,海地灾民的现状仍然令医疗队男队员韩玮震惊。特别是受伤的儿童,令人揪心不已。
“他们之中有的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有的甚至成为孤儿。看着孩子们纯真的脸庞,非常辛酸。我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这些孩子,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援助之手伸向这些灾难中受伤的幼小心灵,”韩玮说。
曹力在给一名浑身多处受伤的幼儿清理伤口时,孩子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叫声让她心痛如针扎。孩子头部和手背部的伤口都已严重感染,曹力虽然对他进行了尽可能细心的处理,但还是不免为他的创伤恢复担忧。
“我们接诊的外伤开放性伤口达75%左右,有90%的伤口都是严重感染。……海地人民不仅需要身体上的,也需要心灵上的疗伤。”?
目前,海地当地的医疗机构基本无法正常运行,伤势严重的灾民很难获得及时和足够的救助。虽然国际医疗救援源源不断进入灾区,但是面对数以十万计的海地灾民,仍然严重不足。
“现在我最关心的是当地医疗机构何时能够重建,国际救援毕竟是临时的。只有尽快重建家园,海地人民的健康才能得到长久保障,”曹力说。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小分队队长侯世科18日在太子港说,在当前的气候和卫生条件下,海地地震灾后有可能暴发传染病,医疗队在救治伤员的同时正努力在当地开展防疫及防疫宣教工作。
侯世科对新华社记者说,海地在震前就流行登革热疫情,现在天气炎热,灾民密度大,食品、水源和医药缺乏,加上尸体处理和卫生问题等,更容易暴发鼠疫、霍乱、疟疾、肝炎等传染病。
海地地震已过去7天,中国国际救援队总领队黄建发19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在此期间,中国国际救援队共挖出15具死难者遗体,其中7名是外国人。
黄建发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搜救行动不分国界,我们的工作原则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有限的资源,向最需要的地区实施救援。”?
中国援助海地的首批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于当地时间17日凌晨运抵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
据中国驻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代表王书平介绍,这批物资重约90吨,价值人民币1300万元,包括20余万份药品、1000顶帐篷、240套便携式应急灯、2套水净化设备、1250公斤食品和饮用水、4080件单衣等地震灾区急需的物品。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12日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组派中国国际救援队于当地时间14日凌晨抵达海地开展救援行动。
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8人,其中50名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包括救援队员25人,医疗队员15人,地震局专家、官员和协调人员共10人,另有外交部、部等部委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共18人。随机运抵海地的还有救援设备、救援物资20余吨以及3条救援犬。